關於真誠——做人最高境界,就是無比真誠的虛偽:不只慧眼識英雄,會演也是英雄
本文為《商業週刊》報導精選書摘,由力口木木(Licomumu)原創撰寫。
以下摘錄部分內容,完整內文請見原文連結。
[閱讀更多] 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careers/blog/3012902
原文摘錄自《去你的三十而立:致那些陳腔濫調,混出來的人情世故》出版:悅知文化
這世上有一種人,注定就是會吃很多「太真」的虧。
我說的不是「講話比較直」這種「太白目的真」,白目與真誠是兩回事,不顧別人感受叫做自私。喜歡直接對別人的弱點公開指點,這就是病了,得治。
我說的是「說真話、辦真事、求真知」,這種「坦蕩的真」的虧。
從小我們被教育著坦蕩是美德的同時,這個社會似乎又試圖想要馴服我們去接受一種人性的相悖論,所以在「把話說對」與「把話說好」之間,我還是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學習如何平衡。
實話實說、直言不諱會讓人吃虧
直言不諱說出觀點、高效溝通直奔重點是很多人的做事風格。但是,對於玻璃心,或是習慣用詞含糊、避重就輕、見風使舵、無限拖延、趨炎附勢的人而言,這種擁有明確觀點和直入重點的人,往往就會被視為攻擊性角色,得防!我很納悶,這無關處事圓不圓滑,「做事」要拐著彎說話,到底是哪來的毛病?
為何總是都要等到危機出現,才實話實說?為何明明可以先預防,都要等發生了才來究責?到底是因為擔心一開始多說多錯,還是害怕扛責?難道是因為習慣避重就輕,出事才能明哲保身?
我的性子實在不是聖人,孔老夫子教的我全都沒學好,哪怕我只是提出疑問或只講重點,都很容易被人貼上「反對派」或「不友善」的標籤。長此以往,溝通成本有時會大到讓我寧願被曲解。
licomumu
▎微熟成職女子𝙓 最強職女代表
▎甜酷派生存 𝙓 理智派浪漫
read next
《明潮》「你有比別人更努力嗎?」職場專家力口木木:會問「憑什麼」的人習慣內耗抱怨,會問「為什麼」的人接受遊戲規則
《遠見雜誌》世界本就不公平:與其問別人「憑什麼」,不如練習問「為什麼」
《遠見雜誌》好聽話是情話不是真話:跟什麼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