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為《明潮》報導精選書摘,由力口木木(Licomumu)原創撰寫。
以下摘錄部分內容,完整內文請見原文連結。
[閱讀更多] https://mintnews.tw/Lifestyle/LifeLove/content-35873.html
原文摘錄自《去你的三十而立:致那些陳腔濫調,混出來的人情世故》
出版:悅知文化
「他到底憑什麼?」
「他為什麼可以怎樣又怎樣?那樣又這樣?」
多數的抱怨開頭基本上如此。
其實會說出這種話,追根究柢都是屬於「價值觀」的議題。畢竟當出發點已經不是「為什麼」的問題,而是「憑什麼」的認知時,就已經可以看出這個人在面對「處事」或「處世」時,是用什麼樣的思維在切入。
通常會問「憑什麼」的人——習慣抱怨規則。
而會問「為什麼」的人——接受遊戲規則。
前者是相對弱勢的價值觀,後者則是相對強勢的價值觀。
當一個人面對事情發生時,越覺得不公平,越會去攻擊規則,總認為是不利於己的,通常都是將自己擺於被害者立場,這就是弱勢價值觀。
相反地,若是較少去質疑規則,當出現與自身想法相抵觸的時候,他會開始去分析問題,找到方法,想辦法解決,通常也是「主動出擊型人格」。
久而久之會發現,一個老在問「憑什麼」的人,都在等人給他答案;而會問「為什麼」的人,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並且前行。
這時候肯定有人會說:「你若是既得利益者,當然會覺得規則是公平的呀!」
…………
……..
….
[繼續閱讀] https://mintnews.tw/Lifestyle/LifeLove/content-35873.html
licomumu
▎微熟成職女子𝙓 最強職女代表
▎甜酷派生存 𝙓 理智派浪漫
read next
《商業週刊》職場溝通的真諦:真誠的虛偽!一封信、兩個版本,會不會做人高下立判
《遠見雜誌》世界本就不公平:與其問別人「憑什麼」,不如練習問「為什麼」
《遠見雜誌》好聽話是情話不是真話:跟什麼樣的